一、项脊轩之由来
项脊轩,旧南阁子也,室仅方丈,可容一人居,百年老屋,尘泥渗漉,雨泽下注;每移案,顾视无可置者,又北向,不能得日,日过午已昏,余稍为修葺,使不上漏,前辟四扇,垣墙周庭,以当南日,日影反照,室始洞然,翻译:项脊轩,是过去的南阁楼,屋里只有一丈见方,可以容纳一个人居住,这是一间有百年历史的老屋子,灰尘泥土从屋顶上漏下来,积聚的雨水一直往下流;每次移动桌子,环视四周没有可以安置桌案的地方,屋子又朝北,不能被阳光照到,白天过了中午就已经昏暗,我稍稍修理了一下,使它不从上面漏土漏雨,在前面开了四扇窗子,在院子四周砌上围墙,用来挡住南面射来的日光,日光反射照耀,室内才明亮起来,我们看到了项脊轩最初的破败模样,而作者对它的修葺则蕴含着对生活空间的珍惜与期待。
二、日常生活之景
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,旧时栏楯,亦遂增胜,借书满架,偃仰啸歌,冥然兀坐,万籁有声;而庭阶寂寂,小鸟时来啄食,人至不去,三五之夜,明月半墙,桂影斑驳,风移影动,珊珊可爱,翻译:又在庭院里随意地种上兰花、桂树、竹子等草木,往日的栏杆,也增加了新的光彩,借来的书摆满了书架,我有时卧仰,有时长啸唱歌,有时静静地独自坐着,自然界的声响都能清晰地听到;庭前、阶下却异常寂静,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,人走到它跟前也不离开,每月十五的夜晚,明月高悬,照亮半截墙壁,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,微风吹过,影子摇动,美好可爱极了,这段文字描绘了项脊轩庭中的日常景致,充满了宁静与诗意,让人仿佛置身其中,感受到那份独特的生活气息,这种对生活细节的刻画,与翻译中所展现的情境相得益彰,共同营造出一种清幽雅静的氛围。
三、家族变迁之叹
然余居于此,多可喜,亦多可悲,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,迨诸父异爨,内外多置小门,墙往往而是,东犬西吠,客逾庖而宴,鸡栖于厅,庭中始为篱,已为墙,凡再变矣,家有老妪,尝居于此,妪,先大母婢也,乳二世,先